Archive for 七月, 2007

RIAA推遲修改版權費,願與網台再商討

資料來源:
Ars Technica – Court declines to postpone Internet radio royalty hike
Ars Technica – SoundExchange offers temporary reprieve on ‘Net radio royalty increase

較早前相關新聞:美唱片商對小型網台讓步但不獲支持

美國唱片商協會屬下版權收費機構 SoundExchange 數月前公佈網台的新版權收費協定,其收費被評為過高,對網台趕盡殺絕。網台由法庭爭取到國會,希望能夠推翻是次修訂,但早前法庭表示不會延期實施新協定。SoundExchange 日前表示願意暫緩採用新收費方式,以及願意與網台進行商討,尋求更合適的解決辦法。過往 SoundExchange 與網台多為對立局面,鮮有商討及尋求共識,希望這次能取得突破。

Comments (1)

IBM協助推廣開源格式

資料來源:
Ars Technica – IBM promotes open standards with far-reaching patent pledge
IBM –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s Pledge

IBM 一向積極參與開發開源軟件及制定開源格式,現在為了進一步推廣使用開源格式,IBM 表示全面開放應用超過 150 種開源格式的專利,由以往以個別查詢及審批的方式改為全面開放,任何人均可使用。Ars Technica 網站指出此舉與美國正辯論版權法修訂案有關,該修訂案將會便利重審及推翻專利,促使 IBM 索性進一步開放專利,進一步落實該公司提倡的廣泛協作軟件開發意念。

早前已提及業界花在專利的開支過多,既然有部份專利已準備供人使用,那麼與其逐一審批,倒不如全面公開,可以節省不少資源。

Comments (1)

歐盟最高法院輔助法官指ISP毋需為民事訴訟公開用戶資料

資料來源:
Ars Technica – EU’s top court deals blow to music industry’s fight against file-sharing

由美國到香港,當版權持有人控告他人侵權,都會要求網絡接達商 (ISP) 提供用戶個人資料,此舉已成為很多地方的侵權案基本步驟。但是,日前歐盟最高法院的輔助法官就對此情況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見,指出只有在刑事訴訟的情況下 ISP 才必需交出用戶資料,民事案件下 ISP 毋需交出用戶資料。此意見尚待法院確認通過,但已經對關注或面臨版權案的人帶來多一重反思,究竟在甚麼法律情況下我們的個人資料才能夠披露呢?

Comments (1)

開源網上P2P電視易名 Miro

資料來源:
Ars Technica – Open-source Democracy Player relaunches as Miro

由非牟利組織 Participatory Culture Foundation 開發的網上 P2P 電視軟件 Democracy Player 為了避免名稱錯誤地令人聯想起政治立場,現易名為 Miro。Miro 除了有免費網上 P2P 電視外,還有大量高清影片,以及可以下載及儲存 YouTube 及 GoogleVideo 等網站之短片。如果想看一看 Miro 是甚麼樣子及怎樣運作,可以觀看以下短片:http://www.getmiro.com/screencasts/

Comments (3)

開放圖書館正式啟用,公共領域書本網上任意閱讀

資料來源:
Ars Technica – Open Library goes online with public domain book collection

Internet ArchiveOpen Content Alliance 合作建立的 Open Library 正式啟用,成為公共領域 (public domain,即版權期已過的作品) 的網上圖書館。除了閱讀外,現在還正在加入聆聽版,部份書籍已有全書人聲朗讀。面對很多公共領域作品因為難以尋覓而消失,這類專門收集並公開公共領域作品的工作非常重要,並需要擴展至音樂及視像作品。

Comments (2)

加拿大版權委員會支持擴大版權稅範圍

資料來源:
ArsTechnica – Copyright Board of Canada gives thumbs-up to “iPod tax"

在部份國家設有版權稅,對錄影帶及光碟片等可以用於複制視聽作品的媒體收稅。加拿大正就是否需要擴大版權稅範圍進行討論,現時該國版權委員會支持提議,認為版權稅應擴大至流動播放器 (如 iPod) 及迷你儲存咭 (如 SD card、CF card 等),甚至擴大至手提電話。

現時越來越多電子產品具有多功能用途,可以儲存版權作品、亦可以儲存自己的作品 (如相機記憶咭)、亦可以有其他用途,我們是否要在所有能夠儲存影音作品的產品上收稅呢?這個範圍與收稅金額要如何制定呢?值得深思。

Comments (1)

Firefox歐洲市場佔有率接近三成

資料來源:
Slashdot – IE Dropping, Now Near 70% In Europe
XiTi Monitor – Firefox narrowly misses 28% use in Europe, Internet Explorer under 70%

根據 XiTi Monitor 網站的統計,開源瀏覽器 Firefox 在歐洲的市場佔有率持續上升,現已達到 27.8%,當中在斯洛文尼亞及芬蘭更超過 45%。在各大洲之中,FireFox 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是大洋洲,達到 28.9%。

Comments (4)

大學研究指誤導性版權宣告問題嚴重欠監管

資料來源: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 Copyfraud

依據版權法,有很多文學及音樂經典著作之版權都已經歸於公共領域 (public domain),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複製或再運用。但是,在很多出版商的版本上,都印有誤導性的版權宣傳,令消費者及使用者誤以為不可複製,結果付費使用免費的作品。

紐約布碌侖法律大學的法律研究論文指出,現今版權法並無懲罰誤導性版權宣告是導致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以誤導性版權宣告收取利益,亦沒有法律責任。此情況令大量應可自由傳播的作品受到影響,扼殺資訊傳播自由。論文指出美國國會應該修訂版權法,以監控及防止此類誤導性行為,同時研究如何保護公共領域的作品免被違規利用。

版權法的期限及自由運用條款原是保障知識承傳的重要條文,讓作品在一定時間後可以自由運用,保障知識承傳及社會利益。但是,版權持有人一方面不斷迫使各地政府加長版權期限,同時對公共領域作品作出誤導性版權宣告,令知識承傳受影響。政府如單方面偏聽版權持有人利益,最終受害的只會是整個社會。

Comments (2)

大學研究指專利並無經濟效益

資料來源:
Slashdot – Patents Don’t Pay
NYTimes – A Patent Is Worth Having, Right? Well, Maybe Not

專利的基本概念是為保障發明者的收益,例如藥廠發明藥物後可以取得回報。但是,早在設立專利法時,電腦業界就已經激起過很大迴響,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都指專利會大為增加其運作成本,因為每一樣推出市場的產品都需要仔細檢查有沒有與其他公司的專利抵觸。早前,約紐時報就報導了一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研究小組分析了 1976 至 1999 年與專利有關的收益與開支,發現用於專利的開支比其收益更高,顯示專利實際上對於大部份公司而言並無經濟效益。當中,電腦及資訊科技公司影響最為嚴重,為專利所花費的開支比其他行業為高。同時,與專利有關的訴訟亦不斷增加,所消耗的社會資源亦同步上升。

Comments (1)

微軟 Zune DRM 被破解

資料來源:
DefectiveByDesign – Zune DRM Cracked
WIRED – Zune DRM Cracked

正如 iPod 的 DRM,亦正如 HD-DVD 及 Blue Ray 的 DRM (AACS),微軟 Zune 播放器的 DRM 亦已被破解。正如早前著名程式員 Jeremy Allison 所說,DRM 技術原理本身就是容易被破解的。

Comments (1)

Older Posts »